為兒童而做的戲,就應該再多了解兒童

演出:媽呀!外星人
時間:2023/07/23 AM 10:3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文/呂宗憲

兒童劇場以繽紛、熱鬧、豐富的音樂、肢體與畫面吸引孩子,除了一般話劇外,大多以歌舞劇形式演出。台灣音樂劇大多是服務成人,而《媽呀!外星人》以兒童音樂劇形式呈現,在台灣實屬少見。

何謂外星人?編劇把壞情緒跟降臨家裡的新生兒畫上等號。選用題材跟孩子的日常生活相扣。故事從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小魚家中突然出現了外星人開始說起。外星人演員頭戴花邊帽、連身服、尿布,像個大寶寶出現在舞台上!他會破壞玩具、撕書本、然後模仿學人家,而且脾氣有時暴躁又好動。還好小魚有一本外星人相處手冊,本來還與外星人不合,想透過比賽輸贏來趕走他。直到兩人漸漸和平相處,外星人慢慢穩定下來成為了弟弟。同時小魚的媽媽正在家裡書房工作,客廳的震動與吼叫影響了媽媽,媽媽的情緒也就一步一步變成了外星人!但孩子們開始好好相處,加上兩人的安撫,媽媽也從咆哮的外星人慢慢褪下外星人的外衣。並說出了一家人的美好。

故事的受眾設定,應該是大班到小學高年級與家長。劇情討論兒童的家庭地位,與孩子間的相處關係。同時提醒家中哥哥、姐姐與煩人的外星人弟弟的相處問題。但孩子受後天家庭環境影響非常很大,這取決絕於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也就是爸爸媽媽對待每個孩子的態度與觀念問題。此時還牽涉到孩子的家庭地位與被關愛重視逐漸被轉移,孩子們的心理狀態正處與不安。在孩子自己學習相處的同時,我認為家長的態度應該也要被著墨。

另外對於與孩童互動設計需要再做定奪,互動要有意義。但我不認為兒童劇一定需要互動。倘若只是演員走一圈觀眾席引起孩子騷動,讓孩子站上舞台只為了拿比賽刊板說「得獎的是」。以目前的設計似乎只是為了兒童劇就該互動的想法,如此輕易,那真的大可不必,孩子比你想像的能力強多了。但其中一個設計非常有意思,一起找坐墊下遊戲卡的設計。然後演員道出其實只有一個,讓大家大小朋友笑翻。

演員的歌聲與音樂令人享受!外星人的演員肢體表現也相當亮眼,但當外星人唱出歌時,舞台角色幻覺似乎被強迫中斷。因為外星人設定只說單音或是簡單句子,就算是寶寶的內心獨白,突然流利的言語歌詞,應該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劇中媽媽的咆哮,引起了現場家長的共鳴,把家長的心聲表露無遺。這些過程中都用音樂推波助燃讓觀眾跟著音樂情緒流轉非常享受!只是給孩子看的歌曲詞句語速太快、太長,有些段落來不及聽就過去了。或許多瞭解孩子們的習性,可以以重複性歌詞或放慢節奏,應該以兒童受眾能理解為前提做設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