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美英
(曾經受到卓明老師啟蒙的台灣現代劇場工作者;因此連結了一群劇場人在台南組成「那個劇團」)
原來我真是住在台南的一隻蝸牛!
這是今年7月22日某刻,在自己心裡浮現的一句話。
然後,發出了下面的文字。
而且,這是一份公開的邀約,將會持續進行到2025年五月。
我們會按照來稿的順序,上傳至葫蘆樂園網站 ,不僅是一個紀念的專題,更希望透過各方共筆的形式,一起留下卓明老師此生曾經在各地際會的身影摹寫。
感謝已經傳來文稿的異凡、麗萍、秀春、櫻茹、梅英、善祿,彷彿一種被安排的舞台上場動線,分別來自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台北,自然而然的顯示了與卓明老師中年後於臺灣島嶼遷徙的足跡;接下來,讓我們期待正在書寫途中的瑾雯、素婷、慧貞……以及,任何想要分享真實記憶的朋友們傳送圖文,歡迎來函yangmy0927@gmail.com預告。
邀稿說明:
抱歉,這個邀稿說明「百日行」,來的慢了~~
2024.05.22.09:55
這一串讓人悲傷的數字──卓明老師離開人間的時刻
之後的悲傷,湮沒滲透……甚至想拒絕相信,不過是無效無力的抵抗
低沉延宕許久,終究還是想做點什麼,讓卓明老師在上個世紀九零年代走過外台北的劇場足跡,能夠以每一個人的真實故事,予以書寫成文--內容可包括:自身與卓明老師交會的經驗、自覺於劇場創作表演等方面曾有的互動對話、甚或是生命成長所受到的影響--重點是個人的真實事跡,無須感懷,也非模糊崇敬!
讓我們回到曾經與卓明老師於劇場或人生相遇的時刻,以每個人可為的書寫,共同留下曾有的某個「Here And Now」。同時,或許可以藉此為臺灣現代劇場四十年來對卓明老師不足的論述與定位,稍稍留下了在未來研究書寫的一點具體素材。
原則上,三百至三千字,歡迎搭配檔案照片──誠摯期待來稿,將會刊登於「那個劇團」「葫蘆樂園:劇場發聲報」網站新設專區。同時,請來稿者體諒,網站欠缺充足經費,無法對此專題提供稿費。
真心邀請各方賜稿,希望在卓明老師離世百日之時,能夠讓此敘事專區露面。也因此,希望在八月上旬能夠收到來稿。假使需要較多的時間,也請預備書寫交稿者,可以先來函告知 yangmy0927@gmail.com(楊美英)
在此也先謝謝幾位已經應允書寫的朋友們。
天上人間,終須分別,但別讓曾有的事跡、記憶,默默漫渙消失於長夜的暗影裡。
(感謝卓明老師曾經不時經常掛著的口頭禪:「Here And Now」!!)


1982台南現代劇場研習身體開發

1982台南現代劇場研習期末呈現
追憶文章:
一杯蓮藕茶,遙祭卓老!/鄭異凡